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文化資產與材料分析
Material Analysis in Cultural Heritage 
開課學期
111-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陳東和 
課號
Anth2060 
課程識別碼
105 418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綜604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通識57*。人類學系算系內選修。。A57*: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物質科學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80人
外系人數限制:6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文化資產涵蓋的範圍極廣,在有形的文化資產中,物質形式的存在是一個關鍵要素,這些物質存在乃人類心智活動的結果,而其演進,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我們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面向,如藝術史、社會學、人類學、科技史或文化史等角度,來研究這些文化資產,以幫助我們瞭解人類過去的歷史與文化面貌;而在今日重視跨學科合作的趨勢下,科技領域裡所累積的豐碩成果,也逐漸廣泛地被用來服務於人文學科。在文化資產領域,透過現代材料科學知識及分析技術的應用,對文化資產的物質材料進行分析,或可以協助解答考古、人類學與藝術史等領域的相關問題,如年代、來源、工藝技術、經濟與文化交流、保存等。本課程即希望透過介紹當前材料分析在文化資產領域的實踐及未來潛力,讓修課同學暸解此一跨學科合作的精神與內涵。
課程內容包括金屬、陶瓷、玉石、玻璃、顏料與染料、織品、骨器等各類有機與無機文資材質之介紹、各種現代分析技術的特質以及其在文化資產領域應用實例之探討。我們將討論在何種狀況下可以藉助材料分析技術來協助解決相關問題、各類分析技術的特點與限制、不同學科間如何對話,以及跨學科合作所可能開拓的新領域或牽引的相關問題。
本課程屬跨領域之課程,涉及藝術、考古與人類學領域等之物質文化資產的認識,以及應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等自然科學與科技領域的知識,探究這些物質文化資產的相關議題。在本校通識課程的分類上,至少涵蓋「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人類學之文化資產範疇)與「物質科學」(如: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科技在社會中的發展,並增進科技社群與非科技社群的對話)兩個主要領域。另外,有關藝術與考古文物物質層面的瞭解,也能增進對文物、藝術作品整體更深一層次的認識。 

課程目標
1.增進學生對藝術、考古與人類學領域物質文化資產特性之認識,瞭解這些物質文化資產在現代社會中所反映的相關議題。
2.增進學生對應用物理、化學、地質學、材料科學等自然科學與科技領域之知識以協助藝術、考古與文化資產領域之研究、保存的現況與發展情形之認識。
3.拓展學生對跨科技與人文領域合作所開創的新視野。
4.培養學生未來跨領域對話與交流合作的能力。 
課程要求
(以第一週課堂公佈之大綱為準)

1. 課堂參與、出席率、課堂小報告
2. 課堂作業與心得報告
每4-5週繳交一整合之課堂作業與上課心得報告。課堂作業為課堂指定之作業,心得報告內容不限,包括吸收到哪些知識、有何看法、評論或問題等,可自由發揮,但必須與上課內容有所關聯。字數不限,意見多的同學可多多發揮,沒有上限,但禁止直接轉貼網路上之言論。
3. 期中作業為校外參觀作業。
4. 期末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部份)

第1, 2週
- 奚三彩,文物保護技術與材料,國立台南藝術學院,1999.
- 周寶中,文物保護科技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 澤田正昭,文化財保存科學紀要,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 Scientific examination of art : modern techniques in conservation and analysis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5.
- Bowman, Sheridan, ed. Science and The Past, London :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1.

第4週
- 張福康,中國古陶瓷的科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0
- 趙匡華,周嘉華,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科學出版社, 1998
- 李家治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陶瓷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 李家駒主編,陶瓷工藝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 干福熹等著,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的發展, 上海 : 上海科技出版發行,2005.
- 張湘雯主編,若水澄華—院藏玻璃文物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
- Gan, F., Li, Q and Henderson, J., ed.,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Ancient Glass and Glaze,World Century Publishing Corp. (New Jersey)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 Tait Hugh ed., 5000 years of glass,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2012.
- 陳東和,陳韻婕(2017年01月)。完美的缺陷—汝窯水仙盆微觀釉相。故宮文物月刊,406, 60-69。
- 陳東和(2018年11月)。從伊萬里瓷器〈青花柳葉鳥紋盤〉談製瓷原料與技術問題。故宮文物月刊,428, 78-87。

第5週
- 華覺明, 中國古代金屬技術—銅和鐵造就的文明, 大象出版社, 1999
- 許曉東、楊軍昌主編,中國古代黃金工藝,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17。
- 游國慶主編,吉金耀采—院藏歷代銅器,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
- 鄧淑蘋主編,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導讀,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
- 鄧淑蘋主編,越過崑崙山的珍寶,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
- 侯怡利主編,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 趙匡華,周嘉華,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科學出版社, 1998。
- 張?、陳東和(2017年05月)。透視青銅—院藏鄝公鼎器蓋銘文的再現。故宮文物月刊,410, 90-99。
- David A. Scott, Copper and Bronze in Art: Corrosion, Colorants, Conservation,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Los Angeles, 2002.
- 課前提供資料。


第6,8,9週
- Kirsh A. & Levenson R. S., Seeing Through Paintings: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Art Historical Studies b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Hermens, E., Ouwerkerk A. and Costaras N., Looking Through Paintings: the study of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in support of art historical research, Archetype Books, London, 1998
- John Winter, East Asian Painting—Materials, Structure and Deterioration Mechanisms, Archetype Publications, London, 2008.
- Jett P., Winter J. and McCarthy B.,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Pictorial Arts of Asia, Archetype Publications, London, 2005.
- Delamare, G. and Francois B., Colors: The Story of Dyes and Pigments, Thames & Hudson, 2000.
- Feller R. L., ed., Artists’ Pigments: A Handbook of Their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Vol.1,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1986
- Roy A., ed., Artists’ Pigments: A Handbook of Their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Vol.2,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1993
- Fitzhugh E. W., ed., Artists’ Pigments: A Handbook of Their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Vol.3,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1997.
- Berrie B., ed., Artists’ Pigments: A Handbook of Their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Vol.4, Archetype Books, London, 2007.
- 陳東和(2015年08月)。透視蒙娜麗莎的微笑。科學人,162, 44-47。
- 織品與紙質保存修護國際交流研討會,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4.
- Conners, T. E. & Banerjee, S. ed., Surface Analysis of Paper, CRC Press, New York, 1995.
- 潘吉星,中國科學技術史,造紙與印刷術,科學出版社,1998。
- 趙承澤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紡織卷,科學出版社,2002。
- 課前提供資料。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1  課程介紹;文化資產與材料分析總論(一) 
第2週
2/28  和平紀念日(放假日) 
第3週
3/7  文化資產與材料分析總論(二) 
第4週
3/14  文化資產材質分類與特性介紹(一) : 陶瓷、玻璃 
第5週
3/21  文化資產材質分類與特性介紹(二) : 金屬、玉石與寶石 
第6週
3/28  文化資產材質分類與特性介紹(三) : 顏料與染料 I 
第7週
4/4  放假日 
第8週
4/11 
文化資產材質分類與特性介紹(四) : 顏料與染料 II 
第9週
4/18  文化資產材質分類與特性介紹(五) : 織品、紙質、木質材料、骨器 
第9週
4/22(六)  故宮上課 (第1組) 
第10週
4/25  故宮上課 (第2組) 
第11週
5/2  材料分析技術與應用(一)總論;影像分析;案例 
第12週
5/9  材料分析技術與應用(二)無機材質分析技術;案例 
第13週
5/16  材料分析技術與應用(三)有機材質分析技術;案例 
第14週
5/23  材料分析技術與應用(四)定年分析與同位素分析;案例 
第15週
5/30  期末報告1 
第16週
6/6  期末報告2